你還敢這么喝水嗎?

發布日期:2021-08-20 瀏覽次數:1001

       在很多外國片中,中國觀眾都驚奇地看到,劇中主角扭開水龍就敢直接喝水。這在中國只存在于古代小說中,至少也要追溯數十年才能回到人們敢于直接飲用生水的時代。作為國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水資源安全問題在很多發達國家受到高度重視。經過長期嚴格的監管和治理,這些國家比較成功地解決了水污染問題,使自來水水質達到了直接飲用的標準。



      對于中國來說,如果能以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為契機,全面審視國內水安全問題,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進行系統性整改,那么壞事就可能變成好事。供水行業的諸多問題,也亟待解決,在水源地保護、水質監控、管網改造、系統控制、環境監管、法律完善、第三方檢測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間。




      國外的直飲自來水!




      歐洲


        在歐洲人眼里,自來水就是可以直接喝的水,并且,歐洲的飲用水標準是統一的,不管是自來水還是瓶裝水。

      歐盟出臺的《飲用水水質指令》是歐洲各國制訂本國水質標準的主要依據。指令明確要求所有歐盟國家對水處理過程使用的材料和化學品建立審批制度,對水質監測指標和頻率提出指導意見。

      歐洲各國大都依此出臺自己的國家飲用水技術標準,有的比歐盟標準還高。




      日本


      日本的自來水法有許多嚴厲的規范及規定,成為人民使用的自來水,需經由許多程序及檢驗。日本水道法(自來水法)規定水道水的水質基準,是由以下兩樣觀點為準則所延伸:喝一輩子也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壞處;除了提供人民飲用及洗滌,味道及顏色上不帶來任何影響。在如此信念堅強的法規下,也難怪日本的自來水能夠生飲。



      為確保水質,日本橫濱市三大自來水廠之一的西谷凈水廠除了每天都進行檢查外,還在透明的水槽里用自來水養殖鳉魚。這是一種2厘米左右長的小魚,一旦水質出現問題就會死亡,因此便于實時、直觀地檢測水質是否安全。


      在日本,污染飲用水是《刑法》規定的犯罪類型之一。污染自來水和水源的行 為,屬于“污染水道罪”,可判處6個月以上7年以下徒刑。向自來水混入毒物和其他有害健康的物質,則判處2年以上有期徒刑;導致人死亡的,判處死刑、無期或5年以上徒刑。




      新加坡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一項名為“新加坡無線水哨兵”的供水網絡遠程監測項目于2009年發起,在供水管道內安裝傳感器,以便在管道爆裂或水質受污染時能及時作出反應。這些傳感器還能計算水中酸堿度,并間接反映水質導電指數。公用事業局還打算利用傳感器系統分析用水規律。據悉,每個傳感器造價為1萬新元,可24小時運轉,記錄下的數據將傳往公用事業局水質控制室。



        同時,新加坡以強有力的執法,確保違法成本高昂。公共事業局就是監管者之一,它不參與環保治理相關業務,只負責監管企業排出的污水是否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不達標的企業將被高額罰款甚至關停。




      法國


      三分之二以上的法國人每天都喝自來水,80%的法國人對自來水水質表示滿意。”TNSSofres能得到這樣的調查結果,與法國對水資源管理的高度重視密切相關。



      為保證6600萬人口的日常用水安全,法國政府根據水文分布將全國劃分為12個流域,每個流域設有專門的委員會進行相對獨立的管理。其中,設立采水點保護區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1992年1月3日頒布實施的《水法》明確規定,自來水采水點附近必須設立保護區。在距采水點較近的區域內,一切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水質的設施、工程、活動或項目等都被禁止或管制。


      德國


      在德國,飲用水是作為食品來進行控制和檢測的。德國《飲用水條例》對于飲用水的標準做了明確而嚴格的規定,并且這一條例還在被不斷地加強與完善。德國所有自來水管中流出的水都必須符合飲用水標準。這里對于飲用水標準的規定比對礦泉水還要全面。



      兩德統一后,德國對水業整治投入了巨大資金,至今超過已1100億歐元。因為德國70%的飲用水來自地下,為保障水源安全,各地都建立了水源保護區。德國還在含水層周圍,按不同的距離劃分了三級水源保護地帶。其中,采水點周圍10米范圍內為一級保護帶,要求最為嚴格,禁止一切有污染的物質滲入地下,違者將被罰以巨款。



      為了讓水質更“完美”,德國聯邦環境部最近還決定,將暫不允許能源商開采儲存在地下的頁巖天然氣資源,以免地下水受到污染。而柏林等地方政府還回收各地自來水廠的股份,讓水廠“國有化”,更有利于質量監控。




      美國



      美國對自來水定有標準,要求從水龍頭流出來的自來水能夠直接飲用。早在1974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安全飲用水法》,明確規定保護國家公共飲用水的供應及源頭,由美國環保署及各州環保署一起執行。該法律于1986年和1996年進行修改,要求采取很多行動來保護飲用水及其水源——河流、湖泊、水庫、泉水和地下水水源。



      美國各大飲水組織都不推崇瓶裝水,相反,這些組織還立場一致地掀起了大規模的“抵制瓶裝水運動”。美國環境工作促進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說,美國市場上45%的瓶裝水水源并非如廣告所說,來自自然泉水或純凈水,其實是凈化后的城市用水或者干脆就是自來水。他們曾對美國前10名最好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了200多種污染物。此外,大量的塑料瓶對環境產生很大影響,所以提倡環保和節約的人也加入了“抵制瓶裝水運動”。


       在很多外國片中,中國觀眾都驚奇地看到,劇中主角扭開水龍就敢直接喝水。這在中國只存在于古代小說中,至少也要追溯數十年才能回到人們敢于直接飲用生水的時代。作為國民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水資源安全問題在很多發達國家受到高度重視。經過長期嚴格的監管和治理,這些國家比較成功地解決了水污染問題,使自來水水質達到了直接飲用的標準。



      對于中國來說,如果能以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為契機,全面審視國內水安全問題,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進行系統性整改,那么壞事就可能變成好事。供水行業的諸多問題,也亟待解決,在水源地保護、水質監控、管網改造、系統控制、環境監管、法律完善、第三方檢測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間。




      國外的直飲自來水!




      歐洲


        在歐洲人眼里,自來水就是可以直接喝的水,并且,歐洲的飲用水標準是統一的,不管是自來水還是瓶裝水。

      歐盟出臺的《飲用水水質指令》是歐洲各國制訂本國水質標準的主要依據。指令明確要求所有歐盟國家對水處理過程使用的材料和化學品建立審批制度,對水質監測指標和頻率提出指導意見。

      歐洲各國大都依此出臺自己的國家飲用水技術標準,有的比歐盟標準還高。




      日本


      日本的自來水法有許多嚴厲的規范及規定,成為人民使用的自來水,需經由許多程序及檢驗。日本水道法(自來水法)規定水道水的水質基準,是由以下兩樣觀點為準則所延伸:喝一輩子也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壞處;除了提供人民飲用及洗滌,味道及顏色上不帶來任何影響。在如此信念堅強的法規下,也難怪日本的自來水能夠生飲。



      為確保水質,日本橫濱市三大自來水廠之一的西谷凈水廠除了每天都進行檢查外,還在透明的水槽里用自來水養殖鳉魚。這是一種2厘米左右長的小魚,一旦水質出現問題就會死亡,因此便于實時、直觀地檢測水質是否安全。


      在日本,污染飲用水是《刑法》規定的犯罪類型之一。污染自來水和水源的行 為,屬于“污染水道罪”,可判處6個月以上7年以下徒刑。向自來水混入毒物和其他有害健康的物質,則判處2年以上有期徒刑;導致人死亡的,判處死刑、無期或5年以上徒刑。




      新加坡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一項名為“新加坡無線水哨兵”的供水網絡遠程監測項目于2009年發起,在供水管道內安裝傳感器,以便在管道爆裂或水質受污染時能及時作出反應。這些傳感器還能計算水中酸堿度,并間接反映水質導電指數。公用事業局還打算利用傳感器系統分析用水規律。據悉,每個傳感器造價為1萬新元,可24小時運轉,記錄下的數據將傳往公用事業局水質控制室。



        同時,新加坡以強有力的執法,確保違法成本高昂。公共事業局就是監管者之一,它不參與環保治理相關業務,只負責監管企業排出的污水是否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不達標的企業將被高額罰款甚至關停。




      法國


      三分之二以上的法國人每天都喝自來水,80%的法國人對自來水水質表示滿意。”TNSSofres能得到這樣的調查結果,與法國對水資源管理的高度重視密切相關。



      為保證6600萬人口的日常用水安全,法國政府根據水文分布將全國劃分為12個流域,每個流域設有專門的委員會進行相對獨立的管理。其中,設立采水點保護區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1992年1月3日頒布實施的《水法》明確規定,自來水采水點附近必須設立保護區。在距采水點較近的區域內,一切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水質的設施、工程、活動或項目等都被禁止或管制。


      德國


      在德國,飲用水是作為食品來進行控制和檢測的。德國《飲用水條例》對于飲用水的標準做了明確而嚴格的規定,并且這一條例還在被不斷地加強與完善。德國所有自來水管中流出的水都必須符合飲用水標準。這里對于飲用水標準的規定比對礦泉水還要全面。



      兩德統一后,德國對水業整治投入了巨大資金,至今超過已1100億歐元。因為德國70%的飲用水來自地下,為保障水源安全,各地都建立了水源保護區。德國還在含水層周圍,按不同的距離劃分了三級水源保護地帶。其中,采水點周圍10米范圍內為一級保護帶,要求最為嚴格,禁止一切有污染的物質滲入地下,違者將被罰以巨款。



      為了讓水質更“完美”,德國聯邦環境部最近還決定,將暫不允許能源商開采儲存在地下的頁巖天然氣資源,以免地下水受到污染。而柏林等地方政府還回收各地自來水廠的股份,讓水廠“國有化”,更有利于質量監控。




      美國



      美國對自來水定有標準,要求從水龍頭流出來的自來水能夠直接飲用。早在1974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安全飲用水法》,明確規定保護國家公共飲用水的供應及源頭,由美國環保署及各州環保署一起執行。該法律于1986年和1996年進行修改,要求采取很多行動來保護飲用水及其水源——河流、湖泊、水庫、泉水和地下水水源。



      美國各大飲水組織都不推崇瓶裝水,相反,這些組織還立場一致地掀起了大規模的“抵制瓶裝水運動”。美國環境工作促進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說,美國市場上45%的瓶裝水水源并非如廣告所說,來自自然泉水或純凈水,其實是凈化后的城市用水或者干脆就是自來水。他們曾對美國前10名最好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測試,結果發現了200多種污染物。此外,大量的塑料瓶對環境產生很大影響,所以提倡環保和節約的人也加入了“抵制瓶裝水運動”。